四方面军参谋长李特被秘密处死?徐向前元帅晚年直言:他是好人
秋天,一位身患重病的开国将领,用尽最后一点力气,说出了一句惊人的话:“那个人没错,他是个好人”。这句简短的话,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人们对一段尘封了半个世纪往事的无限追思。
秋天,一位身患重病的开国将领,用尽最后一点力气,说出了一句惊人的话:“那个人没错,他是个好人”。这句简短的话,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人们对一段尘封了半个世纪往事的无限追思。
1931年11月,大别山里的早霜把枫叶打得通红,鄂豫皖分局的小院里却吵得火热:让一个30岁的“白脸书生”指挥方面军,是不是太冒?可名单一公布,徐向前的名字赫然在榜,会场瞬间安静——那些几天前还拍桌子的人,把帽子往下一拉,默认了。
1949年10月19日,周恩来把两张任命书并排摆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桌上:徐向前为正、聂荣臻为副,同任总参谋长。消息一出,华北军区里不少老部下替聂帅“捏汗”——三个月前大同集宁刚吃了败仗,怎么反而“降半格”?坊间悄悄流传“聂帅失宠”四个字,一传就是七十年。
1967年7月30日,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走廊里,徐向前冲秘书挥了挥手,悼词先别急着定,空调吹来的风凉飕飕的,打在脸上全是皱纹,窗外蝉叫得厉害,没人敢开口问,都知道这是要给陈昌浩最后过一遍。
“段师傅,您这手剃头功夫,是从哪儿学来的?” 1955年秋天,重庆石板坡的“海洲理发店”里,老顾客老张照例把脑袋往白围布里一钻,随口一问。段海洲没抬头,剃刀在指间打了个旋,刀背贴着头皮轻轻一刮,碎发像雪片一样落进围布里。他这才慢悠悠地答:“以前带三千号人,天天
“游而不击”?1938年3月31日,徐向前在响堂铺一句话把这句酸话踹进沟里——那天他先放了鬼子车队前半截过去,等180辆卡车全钻进山沟,才一声令下“拦头、截中、断尾”,十分钟内把日军第14师团山田辎重队剁成三截。八路军没坦克,就凭手榴弹和步枪,干翻400多鬼子
晋中战役是华北野战军一兵团刚刚成立后,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、歼灭战,创造了以寡击众、以少胜多的光辉战绩。这是广大军民用血汗换来的胜利果实,也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显示威力的有力证明。
一说起毛主席跟元帅们,脑子里头一个蹦出来的就是“朱毛”俩字,像刻在石头上一样。
1949年4月24日傍晚,太原外郭最后一声炮响沉闷落地,徐向前掸掉军大衣上的尘土,脑海里闪过老母亲屋檐下的油灯火光。离乡足足十七年,家人是否安好,他一直不敢细想。就在这天夜里,警卫员送来交通站刚转来的密信——家中平安。徐向前合上信纸,半晌才低声道:“阎百川到底
那是1980年春天的事,一个很多人已经淡忘却不该被忘记的细节——徐向前元帅在病中发火了。
进入1960年后,陈赓的身体好转了不少。早些时候因为心脏病的缘故,所以陈赓休养了下来。可是就算休息,陈赓也总是闲不下来,依然要工作。
1955年9月23日凌晨,西山的薄雾尚未散去,中央军委值班室灯火通明。一份用加密电码拍发的电报被译写成白纸黑字,送到总值班员桌前,短短几十个字,却令在座的参谋一时无语——徐向前再次提出“恳辞元帅衔”。这已是他第三次表态,语气仍旧平静,只说“功劳有限,恐负众望”
1948 年 6 月,晋中平原的麦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秸秆。阎锡山站在太原绥靖公署的碉楼上,望着南方的麦浪,嘴角勾起一丝得意 —— 他的十三万大军正像蝗虫般扑向晋中,准备抢收这最后的救命粮。然而,这位 “山西王” 没有料到,徐向前的六万子弟兵早已在麦浪深处埋下了致
1924年,广州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。蒋介石穿着笔挺军装,一手拿着学生档案,一手指着面前这个身材瘦削、口音浓重、眼神倔强的青年:“这人没出息。”对面的青年站得笔直,只淡淡答了三句话:“山西五台人。当过教员。来参军。”整个面试不到一分钟,蒋介石却已在心里“判了刑”
西安事变到底咋触发的?张学良为何敢这么做?红军的命运由此转折,本来就像走到悬崖边路,看着北风刮过,挺难有人能把命保住。今天网络上的很多说法都旋转着讲什么“历史选择”,其实也不是那么“历史必然”。张学良、杨虎城和蒋介石、红军之间的较量,没啥公式,纯靠现场的心思一
1989年4月的一个上午,八十三岁的徐向前坐在西山寓所的阳台上翻阅《文摘报》,一条耸动的标题映入眼帘:《他曾向毛泽东、周恩来开枪》。元帅揉了揉眼,顺着文字读下去,眉头越拧越紧。报上说,1935年8月4日“毛儿盖会议”上,张国焘使眼色,红四方面军军长何畏拔枪对准
1948年7月,山西晋中战役刚落幕,被俘的阎锡山晋绥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,被押进了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的指挥部。
这五位将领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、解放战争时期,我军在决定性战场上最信赖的战役指挥官,其军事指挥能力已经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。
1975年冬,南京东郊夜色沉沉,灯光打在中山陵8号楼的窗棂上,守卫轻声提醒:“首长,该休息了。”屋里,许世友却正拍着茶几,回忆起川北山道那场败仗,他抬头丢下一句:“这帐,总得有人担。”
徐向前,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。比起朱德、彭德怀、刘伯承、叶剑英等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,徐向前元帅虽然不常被人提起,但他也为我们国家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