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向前

90年徐向前病逝,临走前立下3条遗嘱,中央为何只批准了第三条?

1901年山西,一阵微风卷过尘土,徐向前就这么降生了。他家并无田产,只有点温饱,下地时小手剥着茄子皮,写字用的纸都带着补丁。父亲憨厚,不信命。砸锅也好,卖铁也罢,只认死理一句话:娃要读书。还是撑不住,钱断了。他被迫放弃学业,学徒、帮佣,日子紧巴巴。

徐向前 阎锡山 西路军 徐小岩 晋冀豫 2025-09-27 14:32  2

1969年,中央分配陈毅到开封,徐向前得知以后:我和陈老总换一换

1969年8月15日夜,京城上空的探照灯在乌云间扫来扫去,西山脚下的总参作战值班室依旧灯火通明。三月份的珍宝岛炮火刚熄,边境摩擦又此起彼伏,苏军调动情报一份接着一份送到案头。中央很清楚,一旦局势失控,北京有被“斩首”的可能,所以必须提前把战略指挥链拆散、外移,

开封 张茜 徐向前 陈毅 换一换 2025-09-28 08:25  2

“布衣元帅”徐向前,儿子徐小岩回忆:父亲的言行影响了我的一生

1960年隆冬的北京,下雪比往年早。清晨五点多,八一小学门口的路灯还亮着,十二岁的徐小岩跟在父亲身后蹚雪去坐电车。那天父亲只说了一句话:“雪深,脚下慢点。”多年以后,小岩将这句朴素的叮咛与父亲一生的行事风格联系在一起——不喧哗、不张扬,但分寸极准。

徐向前 雪深 徐小岩 于长征 布衣元帅 2025-09-24 19:08  2

相交41年!毛主席为何用这种“家禽”形容徐向前?如今看太贴切了

1937年深秋,黄土高原的夜风已带寒意,徐向前拄着手杖走进延安窑洞时,还能听见墙外窸窣的枯草声。十来步的土路,足足走了半分钟——西路军失败留下的弹片一直在伤口里作怪。但当窑洞里那句“向前同志,你能回来就好!”传出来时,他的眉头一下子松开了。对面的人就是毛泽东,

母鸡 家禽 毛主席 徐向前 西路军 2025-09-22 05:52  2

1937年徐向前返乡见一佝偻老翁,瞬间泪目:大大,我是您儿子

北方,黄土翻涌的五台,村头的老槐树下,有个人的名字被悄悄地挂在心口。这个人就是徐向前。在漫长的岁月里,这位布衣元帅的身影总是远远地离开家乡。他回来的次数极少,都是短暂而匆匆。读到这里,大家或许有些疑惑,一位关心故土的北方男人却只回过三次家,怎么会这样?

徐向前 杨虎城 黄埔军校 朱香 徐懋 2025-09-14 06:41  4

若无西安事变,红军前途如何?徐向前回忆:已经计划好第二次长征

1936年秋天,西北的风已经有点凉了。这年十月,几支红军主力队伍在漫长的征途后终于汇合在会宁,大家说这是一场“会师”,其实更像是熬过了死神,还能碰头的老伙计照面。可事情刚喘口气没俩月,西安那头又炸出个大新闻——张学良、杨虎城居然敢把蒋介石扣下来了!这事搁当时,

西安事变 红军 长征 徐向前 马家军 2025-09-05 01:02  2

徐向前回忆老搭档陈昌浩,感慨道:他有些幼稚,属于好人犯错误

徐向前有些日子,在院子里踱步,晚风里混杂着往事的残片。他倚在藤椅上看月亮,一盏茶摆在手边,总指挥的影子比月色还重——红四方面军长征的那些刻骨细节总像野草一样,踩不灭。突然他像和老友说话似的自言自语“陈昌浩,年轻是年轻,但真是个耐琢磨的人。”这句话,像是道谜——

徐向前 陈昌浩 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 倪志亮 2025-09-08 08:15  3

徐帅最难一战:只要增兵就能获胜,为何中央让停战?谁不同意增兵

徐向前,这个名字你多听说几遍,心里会不自觉地打个响指:这是真正能打仗的那一号人物。他自小命不好,穷苦娃出身,早年上过旧学堂、看过乱世人命如草芥,后来跟着红军南征北战,一生都在枪林弹雨里孤注一掷。有人说他脸上那道浅浅的旧伤,是小时候摔的,可知道点历史的人都明白,

太原 徐向前 徐帅 阎锡山 阎军 2025-09-05 08:59  2

由神奇而腐朽再至不朽的陈昌浩(夏明星 吴宏伦)

在大型史诗性巨片《长征》中,有毛泽东为粉碎张国焘分裂阴谋而斥退陈昌浩所派追兵的一场戏。看到这里,有心的观众或许会问:“陈昌浩是谁,”陈昌浩是谁?此人来头甚大,他曾领导过我党、我军一大批叱吒风云的人物,如徐向前、李先念、徐海东、许世友、陈锡联、洪学智、秦基伟、张

徐向前 陈昌浩 西路军 张国焘 吴宏 2025-09-04 14:40  3

徐向前回忆同乡阎锡山:自己离家革命12年,阎锡山竟没伤害他家人

大军阀阎锡山,和共和国那位性子硬朗的元帅徐向前,其实都是地道的山西五台人,这事儿,知道的并不多。一个人称“山西王”,一个带兵打仗把家乡翻了个底朝天,按说老乡见老乡,事情总该有点转机。但偏偏他们俩,就是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”,最后,徐向前亲手给了阎锡山“坟墓”——

太原 山西 革命 徐向前 阎锡山 2025-08-27 10:52  4